9月30日,在东莞广济医院心内科主任蒋立民的带领下,成功为一名冠心病患者开展了血管内超声(IVUS)指导下的优化PCI介入手术。
来自湖南52岁的李先生,6年前,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胸痛、胸闷症状,多年来,先后在其右冠状动脉置入2枚支架,近日因持续胸闷3天来到广济医院就诊。入院后,经家属签字同意,在局麻下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,检查提示:李先生右冠状动脉开口狭窄80%,原支架内通畅,未见明显狭窄,血流TIMI3。考虑到患者右冠状动脉既往已实施两次PCI介入治疗,为更精确地测量患者右冠状动脉开口病变程度、长度及病变与开口间的关系,蒋主任决定采用冠状动脉内血管超声(IVUS)检查。结果显示:原支架内膜增生,未见明显狭窄,右冠状动脉近端严重狭窄,且已累及右冠状动脉开口。并在血管内超声的指导下行PCI治疗——在患者右冠动脉近端植入支架,将已产生病变的右冠状动脉开口覆盖。术后复查IVUS显示支架贴壁良好,支架直径与血管直径相适宜,病变被完全覆盖,手术取得圆满成功。术后三天患者康复出院。
蒋主任介绍,冠状动脉造影术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“金标准”,但由于本身技术性的限制,其在评价冠状动脉血管壁实际形态、壁厚、管腔特征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。 血管内超声(IVUS)作为医学超声的一个分支,是利用超声原理探测血管内、血管壁及周围组织的结构,指导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有创性诊断层显像技术。不仅对血管壁的构造可定量化,且可判定冠脉病变的形态及性状,具有准确性、直观性等优点,因而在技术手段上弥补了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局限与不足,此外, 它还可对冠脉介入手术的实施起到较好的指导与评价作用,并精确评判支架植入后释放及贴壁情况,从而有助于优化手术方案,降低可能发生的手术并发症。